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192
抗肿瘤中成药群雄并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4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7期(总第2321期 2006.06.14)
     全国中成药医院用药分析

    标点信息之窗

    ——2005年我国重点城市医院抗肿瘤中成药市场之“经典回顾”

    在新年伊始业内就开始盛传的国家发改委第18次药品降价,终于在6月1日正式公布。此次降价共涉及到67种抗肿瘤药品、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23%,最大降幅达57%,降价金额达23亿元。

    由于近年来抗生素降价风潮此起彼伏,相对而言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利润空间较大,这也使企业越来越看好抗肿瘤药物市场。据了解,现在国内能生产抗肿瘤药物的企业已发展到近百家,WHO公布的49个常用抗肿瘤药物中,国内已能生产40种。此外,由于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170万人,抗肿瘤药的市场潜力较大已是行业皆知。据医院数据分析,抗肿瘤药近年来在医院的购入金额逐年上升,占医院购入总金额的13%左右,在医院用药大类的排序中基本在第4位上下移动。
, http://www.100md.com
    有行家分析,这次国家对抗肿瘤药首次“开刀”,其目的除了把抗肿瘤药的高价格和高利润合理地降下来,缓解病患者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之外,也同时希望能利用价格手段,对抗肿瘤药行业进行规范。这次降价,抗肿瘤中成药暂且幸免,这对抗肿瘤中成药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或许会推动抗肿瘤中成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甲稳坐

    抗肿瘤中成药稳居2005年医院中成药销售前三位,广州远高于其他城市。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全国中成药医院用药分析系统”(以下简称中成药系统)信息显示,2005年广州、成都、重庆、南京4个城市医院抗肿瘤中成药采购总额达5亿多元。除了南京,抗肿瘤中成药在其他3个城市均位居各类中成药采购份额的第2位,已超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成为医院中成药采购第二大类。广州、重庆市场第2位的抗肿瘤中成药的采购额小幅领先于第3位的呼吸类中成药,而成都市场的抗肿瘤中成药相对于第3位的呼吸类中成药领先优势比较明显。而南京市场略为特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领先抗肿瘤中成药占到第2位。在4城市中,抗肿瘤中成药占中成药医院总体市场的份额以成都最大,达到18.11%;广州次之,为16.57%,南京排第3位,为14.70%,重庆最末,为12.85%。
, 百拇医药
    从4个城市2005年各月份抗肿瘤中成药采购规模来看,广州远高于南京、重庆和成都,南京居中,重庆略高于成都。广州医院全年抗肿瘤中成药的采购额超过2个亿,南京、重庆、成都采购总额低于广州。除去各城市医院年底备货高峰和中标后为新一年加大采购等因素外,广州全年采购高峰出现在6、7、8月的3个高峰,这估计与恶性肿瘤患者在广州这种极度炎热潮湿的夏季里病情出现恶化有关联。而另外3个城市采购高峰则没有出现广州这样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分布(见附图)。

    2005年抗肿瘤中成药在广州市场表现如此突出也与当地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水平虽高但社会竞争激烈、过度压抑的C型性格人群较多,使恶性肿瘤发病率、复发率持续增高有密切关联。

    2005年广州中成药医院市场肿瘤疾病用药表现出众,增长趋势活跃,各月采购额稳居广州中成药医院市场所有类别前3位,其中更有10个月的采购额稳居第2位,是广州中成药医院市场目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的第二大类中成药。南京市抗肿瘤中成药的采购额比较稳定,每个月基本保持在1000万元左右,从图1可以看出其微小但稳定的增长趋势。另两个监测城市重庆和成都去年抗肿瘤中成药采购额持续攀升,各月采购额排名稳居次席。4城市抗肿瘤中成药采购额以及在医院中成药总体市场中的份额也呈连续增长态势。
, http://www.100md.com
    市场垄断化

    市场集中度为中等水平,抗肿瘤中成药处于垄断竞争阶段

    抗肿瘤中成药市场集中度最高的是南京市场,CR4为49.73%。最低的是广州市场,CR4为32.17%,重庆和成都医院中成药市场集中度CR4分别为46.26%和35.07%。抗肿瘤中成药市场在这4个城市的市场集中度均为中等,意味着抗肿瘤中成药市场在发展变化,业内竞争激烈,品牌处于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行业进入垄断竞争阶段,此时对强势品牌是一次机会,对普通品牌,则形成较大威胁。

    由4个城市CR4可以看出,各个城市大品牌正在形成并主导着抗肿瘤中成药市场的格局。价格高昂的品牌药成为名副其实的抗肿瘤中成药市场佼佼者。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概有几方面:

    一是医院使用品牌中成药治疗肿瘤的中医机理及其低毒副作用、确切的疗效均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已为广大肿瘤患者和医生专家所接受。
, 百拇医药
    二是抗肿瘤中成药生产企业在中药基础研究和中药现代化发展上对吸收利用率、给药途径、剂型、生产工艺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发展之神速有目共睹。

    三是抗肿瘤中成药品牌药普遍进入医保目录,促成患者和医生专家扩大了抗肿瘤中成药品牌药品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四是高科技抗肿瘤中成药利于生产厂家进行学术推广,生产企业培养了稳固的客户群体,产品铺货率大大提高。

    从表1可见,2005年,广州地区抗肿瘤中成药中,仅艾迪注射液市场份额超过10%,相对于第2位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其领先优势不十分明显,该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抗肿瘤中成药的强势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在广州地区的医院端市场抗肿瘤中成药前10位品牌中,注射剂型占据了绝对优势,有5个品牌,占抗肿瘤中成药总体市场的36.55%,。

    而在南京市场,香菇多糖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份额超过10%,香菇多糖注射液相对于第2位的艾迪注射液有一定领先优势。可以说,南京市场形成了香菇多糖注射液这一较有优势的领先品牌,艾迪注射液紧随其后。该地区前4位品牌市场集中度CR4为49.73%,竞争激烈程度略低于其他3个城市。南京地区医院端市场抗肿瘤中成药前10位品牌里注射剂有6个,注射剂在当地抗肿瘤中成药品牌药市场占有一定优势。
, http://www.100md.com
    同为西南地区的成都市场却与重庆市场大相径庭:只有香菇多糖注射液份额超过10%,而其相对于第2位的华蟾素注射液却有一定领先优势。可以说,成都市场形成了香菇多糖注射液这一较有优势的领先品牌。但该地区前4位品牌市场集中度CR4为35.07%,整体情况属于竞争充分而且激烈。成都地区医院端市场抗肿瘤中成药前10位品牌里注射剂居然有8个,而且这8个注射剂占了当地抗肿瘤中成药市场份额的57.67%。

    综上所述,抗肿瘤中成药品牌中成药在4个城市中的表现各有侧重。广州、重庆两地品牌产品榜首排名变化不大,而成都和南京都是相同的品牌排在首位。

    “明星”闪烁

    注射剂已成主流,市场吸引力巨大

    从4个城市的情况来看,中成药注射剂已成为4个城市抗肿瘤中成药市场的“巨星”,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众多抗肿瘤中成药生产厂家的支柱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 http://www.100md.com
    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中成药注射剂属于新剂型;二是技术含量高;三是进入壁垒森严,仿制难度大;四是多数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五是产品定价高、厂家利润相对比较丰厚;六是终端对这类新剂型中药保护品种进行顺加作价的加成率也相应提高了,终端的进销差进一步增大。

    抗肿瘤中成药在新剂型研发方面,目前依然以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滴注剂、冻干粉针等注射剂型作为主流研发方向,而其他剂型则由于在制作工艺和提取技术方面没有大的突破,所以也没有多大的改进。

    从4个城市各种剂型所占份额来看,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型在各剂型中均展现出市场领导者的强势。4个城市剂型前3类别的排序都是注射剂领先于胶囊剂和片剂,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胶囊剂、片剂在短期内打破原有竞争格局的可能性不大,只属于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的追随者。

    特别是南京和成都,中成药注射剂产品分别占据了该区域剂型市场的64%和62%,表明了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已占据着南京和成都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广州、重庆两地注射剂市场份额均未超过50%,对于生产企业要进一步扩大注射剂在两地的份额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市场机会和上升空间的。这样一来,传统给药途径中的弱势剂型产品将面临新一轮注射剂产品的挑战。
, http://www.100md.com
    走势分析

    四城市医院市场变化急剧,中药现代化为药企添增砝码

    纵观2005年抗肿瘤中成药在国内这4个城市的市场表现,不难发现占医院临床用药主导地位的中成药一般都是一些实现了中药现代化或者中药西制、营销模式创新的制药企业所生产并销售的,而且拥有全国性营销网络的企业一般都占据高端市场。4个城市抗肿瘤中成药营销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抗肿瘤中成药的主流产品一般以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的药物比较畅销,比如艾迪注射液、金水宝胶囊、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华蟾素片、安康欣胶囊等都是应用于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等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因而能够在医院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受市场追捧。

    抗肿瘤中成药注射剂表现突出,由于价格较昂贵,所以基本上占据着中药抗肿瘤的高端市场。目前在研发上朝着冻干粉针、PVC大输液等高技术研发方向发展,新技术在细胞毒性、使用安全性、生物吸收利用度、肝脏首过效应影响、肿瘤治疗靶向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比如冻干粉针在4个城市均有良好表现,在广州、成都两地的抗肿瘤中成药市场潜力巨大。

    中药抗肿瘤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推动着整个中药抗肿瘤事业的迅猛发展。例如:引入先进的中药CO2超临界萃取法、动态提取法等高新技术,将极大提升抗肿瘤中成药有效成分提取效率、提纯度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其所属原研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为其日后迈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67期, http://www.100md.com(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信息 谭权胜 黄良翰)